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范公堤 > 第十章 下诚于民

第十章 下诚于民(8 / 11)

己多读书多去书院,恐怕倒不是为了仕途,而是圣贤书中这些道理吧?

到了三槐堂门口范仲淹才想起来,回身向母亲介绍晏洛望,范老夫人客客气气地问好,努力讲平顺的官话但仍带着浓浓的姑苏口音,听来颇为奇怪。晏洛望忙还礼问候,又帮着收拾安顿,直到范仲淹催促“快去忙吧,盐仓盐场都好多事,那封书发掉”才告辞。

逢春和明月得知消息早就迎了出来,明月久别故主,欢喜得又跳又蹦,黏在老夫人旁边忙前忙后,又喜滋滋地唤来煮海和熬波。两只仙鹤已经长成,立起来足有一人多高,明月见老夫人惊讶,乐得哈哈大笑。逢春胆小害羞,行过礼就跟着范吴拾掇,先把老夫人床铺衣物各处摆放整齐,想想又跑进厨房小心地端出碗小米粥请老夫人暖暖。范老夫人接过,温言夸奖“好孩子,这半年难为耐了”,逢春涨红了脸“不不不”了半天答不上来。范仲淹忙解围,吩咐明月、逢春自去忙,领母亲在院中转了一圈,范老夫人见房子虽陈旧,不过打扫得干干净净,不算宽敞但够住,最好的是北角槐树下有一眼水井,洗衣淘米都极方便,不禁连连点头。

走完看完,范老夫人颔首赞赏,有些担心地问:“如今老写意嘎,再添人口哪能办啘?李家又催过了,耐想啥个辰光成亲?”

范仲淹不语。

复姓“范”之后,与范家人一直努力保持友好,特别是与胞兄范仲温尤其亲密。每月去信问候,逢年过节送些特产节礼,碰到喜丧大事只要得知消息的,总随些份子。吴县族中的长辈着实不少,叔伯有十几位,祖父辈的有五人,还有一位高祖父辈八十多岁的老太太;同辈的兄弟近三十,晚辈侄孙则数不过来,所以每次去信要问候一圈,礼物则老人给吃喝用物,小孩给笔墨书籍,尽量周全周到。为什么呢?其实现在苏州吴县的范氏家族虽然人数众多,可并没什么了不起的人物,完全比不上范姓祖上的显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