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是意识到厉害了,现在对于对赌都没信心了。
张益达给黄晓峰的底线是45亿美元,只要不低于这个投前估值,都可以签署融资协议。
但黄晓峰知道这是对自己的一个考验,45亿美元才只是达到及格线。
多争取1亿美元,自己就多挣一份表现。
所以黄晓峰表现得很克制,慢悠悠的开始跟几个投资人熬起了价。
“惠民出行除了聚合打车和顺风车以外,以后也会考虑推出专车业务。
另外,锐向的投融汇将要给给惠民出行开放流量入口。
再加上微信的九宫格,以及坐拥1亿用户的惠民出行app。
我们在流量上面,丝毫不弱于嘀嘀。”
黄晓峰知道“共享单车”的故事已经撑不起惠民出行的超高估值了。
于是把投资人的思维往“大出行”领域带。
效果当然是很管用的。
中信产业基金的卫诚就来了劲,追问道:“惠民出行以后会推出自有品牌的网约车吗?
不是聚合打车,是嘀嘀快车那种。”
嘀嘀目前有2.5亿用户,也接入了微信九宫格。另外,去年嘀嘀和快的合并后,快的股东阿狸也成为了嘀嘀的股东。
所以嘀嘀又接入了支付贝。
轮流量,惠民出行其实稍微比嘀嘀出行弱一点的。
不过卫诚却看到了嘀嘀那200多亿美元的估值。惠民出行要是能够坐稳第二把交椅,估值绝对可以达到百亿美元以上!
特别是优步现在还在中国市场横冲直撞,嘀嘀也还没完全确定霸主的地位。
所以卫诚更是认为惠民出行是有一些机会的。只要抓住机会,肯定是吃下一部分网约车市场的。
一想到这,卫诚心底就有些火热,搞不好自己这次要投中一只大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