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大事,而甘肃尤为要冲。比者将非其人,兵备废弛。今特命王骥前往,同总兵镇守官会议战守方略,务一一区划允当,朝廷听从王骥便宜施行,仍具奏闻;
其二,凡官军有不遵卿号令,沮坏政务、漏泄事机及遇寇畏缩者,究问明白,斩之以徇。
朝中的这两个命令实际上是在表达着同一个意思——赋予了王骥在甘肃的最高军事指挥权!
王骥正是带着这两个命令,火急火燎的赶往了甘肃,别看此时王骥已经是七十多岁的老者,但被朝廷任命为镇守官之后,依旧是精神矍铄,浑身上下充满了干劲,千里之途马不停蹄的就赶到了。
于是,王骥奉命赶到甘肃之后,没过几天就以“失机”之罪将都指挥使安敬当众斩首,并斥责已经转调甘肃都督的蒋贵死罪招状,根本就不念及自己和蒋贵曾经并肩作战的情谊。
由于王骥奉有皇命,同时整个朝局的大环境都是文官占上风,所以甘肃一省的将领全都大惊失色,对王骥惟命是从,但有指令莫敢不从。
但是这个惊人的消息传开之后,大明各地总兵、武将全都炸窝了,纷纷上书对王骥口诛笔伐、大肆抗议,甚至一些鲁莽之人叫嚣着要起兵清君侧。
一时之间朝野大乱,眼看着王骥刚到甘肃便惹了众怒,内阁首辅陈循也是颇为头痛,立即对一些冒头的将领进行责罚,但是依旧按压不住朝野内外的汹汹抗议。
兵部尚书于谦见状急忙以兵部的名义召回了王骥,生怕这个性情火爆的“老爷子”再干出什么出格的事情,还是暂时将其拉回京城为好。
同时,于谦也是亲自写信安抚各地总兵、将领,但是此时各地总兵、将领的怒火已经点燃,没有几个人听从于谦的劝解,继续不断上书弹劾王骥,声讨朝廷的政策调整。
特别是山东镇总兵官刘君韬,甚至直接上书要求罢黜兵部侍郎王骥,并且严办朝中实行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