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庇护才得免罪,这也是王骥仕途中的一个巨大污点,特别是在土木堡之变后,更是让王骥从兵部尚书直接被降为兵部侍郎留用。
后王骥还曾率军平定湖广等地的苗人叛乱,获赐世券。
刘君韬还记得,王骥因参与夺门之变有功,获授兵部尚书而取代了于谦,并加号奉天翊卫推诚宣力守正文臣、光禄大夫。数月后,王骥请老告退。
天顺四年(1460年),王骥去世,年八十三。追封靖远侯,谥号"忠毅"。
不过,刘君韬曾经在野史中看过一段记录,当武清侯石亨等人发动"夺门之变",迎立朱祁镇复位的时候。王骥也参与了这一密谋,不但自己亲自披甲上马,还将儿孙都带在了身边。
事后,英宗给王骥的赏赐稍迟,他便上书陈说道:"臣的儿子王祥进入南城,被诸将所挤,摔到地上差点死去。现在论功没有他的份,臣怀疑有人把他压了下来。"
英宗便任命王骥的儿子王祥为指挥佥事,仍任王骥为兵部尚书,管理兵部事务,加勋阶为奉天翊卫推诚宣力守正文臣、光禄大夫,其余如旧。 几个月之后,王骥请老告退。
也正是这段记载,让刘君韬对王骥此人有些看轻,此人对于权柄太过看重,活生生一个“官迷”。
王骥虽然很有能力、会打仗,但是对于权柄太过看重,在人品上很是问题。
于是,刘君韬便找来情报部部长刘子安让其持续关注镇守官王骥的行踪、举动,及时汇报。
安排下去之后,刘君韬便开始处理一些军务,可是没等几天时间,刘子安便脸色铁青的前来禀报:王骥闯下大祸了!
原来,朝廷在任命王骥镇守甘肃的时候,便已经下达了两条命令:
其一,边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