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自浙江到京师,水陆三千余里,阅人必多,当今少年才士,看得几人中意?”廖德明道:“晚生一路看来,若论平常科甲,处处皆有。倘要求旷世奇才、名重天下之人,惟有杨御史令公子方才当得起。”
白公惊问道:“是那个杨御史,难道就是敝同年杨子献么?”廖德明道:“是江西讳廷诏的,到不知可是贵同年否?”白公道:“正是,他只得一位乃郎,前年中了乡榜。学生曾见过。其人也只寻常,就是朱卷,也不见怎么高妙,为何先生独取此子?”
廖德明道:“若论文章一道,晚生不敢深辨。若从他星命看来,文昌躔斗,当有苏学士之才华,异日自是第一人,玉堂金马。不但星命注定,就是他已经乡荐,今年二十岁,仍然终日潜修,尚未肯议婚,只这一段念头也不可及。老先生不要等闲错过。”白公道:“原来如此,学生到也不知。”
二人又说了些闲话,廖德明就起身告辞。白公道:“本该留先生在此小酌三杯,奈一个敝相知见招,往李皇亲府上去,已着人来催早去,故此有慢先生,多得罪了。”随命家人封了一两代仪,送与廖德明。廖德明打一拱受了,再三致谢出门,随即将此话报与杨御史去了。不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