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还在私底下煽风点火,两军下级军官之间的摩擦很快就成为常态,动手动脚也成为家常便饭。
折可存的部下更是明目张胆地四处扬言:“汝番人也而食新,我官军也而食陈,吾不如番人耶?吾诛汝矣!”
意思是:你们他娘的不过一群番奴,竟然吃的是新米。老子是正规官军,竟然只能吃腐烂的陈谷。难道老子血战经年,还不如投降过来的番奴吗?老子要杀了你们!
当面以“番人”来辱骂幽云汉人,可见宋人视其“非我族类”的情绪之强烈。其结果当然是“汉儿闻之惧”,两军之间根本就势如水火。
根据史料记载,当金军进围太原咽喉石岭关处崞县时,“援兵不至,李翼(折可存部将)谓县官曰:崔忠汉儿,贪利苟生,岂有忠节,可与共守?万一内变,岂惟上误国家,吾属亦受祸矣,不若先事诛之。众默然,惟折可存与然其说。”
“绛州有义胜军四千人,将官牛清统之。通判徐昌言谓不先图之,必有平阳府之变。昧旦两门出兵,皆叩其寨,斩关以入,即造清之寝。清夜饮方醉,与数妇人寝,闻难,取器械不及,创甚被执。于是尽杀投附义胜军,杀之无噍类。”
崔忠、牛清这样的幽云汉民将领,在金兵进攻的时候一直奋战在第一线,结果被怀疑他们的人给谋杀了,而且把他们手下的义胜军杀得干干净净,惨不忍睹,简直就是倒行逆施。
按照固有的历史,因为有一批像折可存这样鼠目寸光之辈拼命排挤义胜军,甚至不惜暗下毒手肆意虐杀,导致义胜军惶惶不可终日。
后来的并州(太原)保卫战失败,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义胜军的三大将领李嗣本、耿守忠、韩常,在金兵一到就先后把雁门关、石岭关、天门关献出去投降了。
谭稹耗费大把钱粮组建的义胜军,不仅没有遏制常胜军,也没有抵抗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