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重建北宋 > 0114、问题都来了

0114、问题都来了(3 / 6)

午讲课,然后留下一大堆作业,李宪下午就忙自己的。

原来,李宪觉得游标卡尺应该比厘米尺更难弄。没想到有了标准量具之后,弄一把游标卡尺并不难。

而且一直在李宪身边的铜匠郝大根、锡匠霍高明,现在对制作量具入迷了,只要李宪有什么新想法,他俩就开始挖空心思去弄,节省了许多时间。

现在,李宪忙碌的东西,就是祁三郎护旗连弄回来的两根榆树,直径七十厘米,笔直的树干六米多,不过现在已经被锯成了四节。

李宪要做的事情,就是“雕刻”一枚变形炮弹,作为铸造炮身的模具样板。

是样板,并不是模具,也没有木头做模具的。

制作步枪现在还不具备条件,所以李宪把全部精力投入到铸造铜炮上,一定要弄出自己的杀手锏才会罢休。

现在,模具样板已经做好交给铜铁总监姜琦,让他去琢磨翻砂制作模具,然后浇铸一根炮身出来看看效果。

李宪另外制作了一个模型,也就是标准的炮弹模型,锥形弹头底径一百毫米,长度一百五十毫米;弹壳长度八十毫米,底径一百二十毫米,连接部分长度二十毫米。

因为没有发射药,所以李宪设计的炮弹底部没有撞击装置,但是留下了一个五毫米直径的小孔,这是准备插入导火索的预留孔,和炮身弹仓的预留槽吻合。

“你们看清没有,下面的弹壳部分用黄铜敲出来,就和你们制作的铜壶一样的厚度,三毫米,上面的弹头采用铅铸。郝大根负责制作弹壳,霍高明负责把弹头镶在弹壳上。给你们十天时间,到时候交给我检查。”

郝大根和霍高明两个人分头去忙,李宪的注意力又转到了其他方面。

铸造铜炮身需要经过数百上千次的试验,不是短时间能够出成果的,李宪绝对等不及。

所以李宪把一节榆树干从中剖开,然后用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