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以示尊重,太史慈、胡庸亲自出营相迎。
隔着老远,张辽、高顺便看到辕门外的太史慈一行。
遭遇惨败,却有如此待遇,即便高顺心性沉稳,却也有些心潮起伏。
“都尉!”
异地再会,张辽面目憔悴,再也不复意气风发之态。
太史慈颇为感慨,他搀起张辽,道:“文远,入账详谈吧”。
“喏!”
入了营帐,太史慈屏退左右,帐内只剩下高顺、胡庸。
“文远,这里没有外人,臧霸臧宣高呢?”
张辽咬牙切齿,狠声道:“臧霸怕的降了曹丕!”
“什么?”胡庸一惊而起,他勃然大怒,“啊呀呀,他竟敢如此!”
太史慈却皱起眉头,道:“文远何出此言?”
张辽将事情的经过复述了一遍,尤其谈到私纵曹休以及曹彰出城一事,“都尉,曹休、曹彰二人必是决堤放水一人,若非臧霸应允,二曹如何逃脱?”
太史慈虽然觉得张辽有些武断,可是,他也明白,开阳军治军极严,如果没有内应,曹休绝难逃出,只是,内奸是不是臧霸,这个不能确定。
当然,在张辽面前,太史慈不好直言疑惑,否则的话,多半会引起张辽的猜忌,让他误以为自己站在臧霸那一边。
有道是旁观者清,太史慈未曾遭遇水灾,思路不受情感影响,他又问道:“这么说来,沿途间,你们没有遇到一个开阳军卒?”
张辽微微颌首,“不错”。
陷阵营只剩下一群残兵,如何敢滞留陈留?
在张辽想来,臧霸已经有了异心,再不离开,只是羊入虎口。
太史慈没有再问,只是说道:“曹丕真是好狠的心,一场大水,受灾者何止十万之众!文远、伯平,不瞒你们,大将军已经下令,让我们即可归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