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三国之乱臣贼子 > 725.第725章 赈灾

725.第725章 赈灾(2 / 4)

军必须从长计议,否则的话,一旦暴露行迹,马上就是千夫所指……

陈留城百废待兴,城外,黄河夺济水河道,流入巨野泽(梁山泊)。

济阴、山阳、东平、鲁国,四郡十多万百姓深受其害,流民与日俱增。

如今,曹操在兖州只剩下陈留一郡之地,其余郡县俱为李贤所有。

也就是说,李贤要为曹操承担决堤放水的恶果。

赈灾是一个难题,同样是一个机会,只要利用得当,完全可以收拢民心!

兖州百姓多灾多难,先有黄巾之乱,接着又有吕布之变,好不容易过上几年稳妥的日子,曹操又与李贤征战不休。

为了筹集军粮,曹操征收重税,百姓苦不堪言。

如今,兖州重归天子治下,又遭遇了水灾,百姓们完全崩溃了。

下邳,大将军府,李贤已经下达了全力赈灾的军令。

青州、冀州囤积了不少粮秣,这一次,正好派上了用场。

不过,李贤自然不会让百姓吃白食,借着这次机会,他决定以工代赈,修缮官道、疏浚河道。

田地尽毁,百姓一年的辛苦俱被大水冲走,以工代赈,既可以解决百姓的口粮,又可以妥善安置无业者,省的他们闹出祸患。

兖州百姓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而这时,胡庸的背矛军与太史慈的先锋军汇合一处。

两军合计三万人,这三万兵马俱是能征敢战之士,而且又是生力军。

若非李贤军令,胡庸早已经领军冲到陈留城下了,又哪会待在这里,缓缓退军?

太史慈考虑的更为深远,眼下敌情不明,贸然出击极为不利。

再者,张辽、高顺已经到了五里之外,并州军、陷阵营落得如此惨状,于情于理,太史慈都必须了解详情。

虽然打了败仗,可是,水灾绝非人力可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