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南征北战,好不容易积攒下一批粮秣,本以为可以支撑三个月,谁曾想,只过了半个月,粮秣就毁掉了。
没有粮秣,袁绍做什么都没有底气。
许攸前往兖州,在袁绍看来,不过是尽人事知天命罢了。
如果曹操愿意出兵,又怎么会等到现在?
高唐城下,冀州军尽显疲态。
为了夺取城池,袁绍手段尽出,什么地下穴攻,城外水攻,可是,无一例外,青州军总能见招拆招。
又过了三日,军中粮秣即将见底,袁绍阴沉着脸,四下里搜刮粮秣的队伍杯水车薪,仅仅能够满足本部所需。
汉末这时候的生产力极为低下,一亩地产粮也不过百十来斤而已。
这百十斤的收获在交完赋税之后,留给百姓的只有两三成,甚至更少。
就算李贤没有坚壁清野,袁绍大军也难以搜刮到足够的粮秣,除了真正的豪族之外,百姓的存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有道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没有米粟填饱肚子,无论是军卒还是乡民,都难以保持绝佳的战斗力。
冀州军卒也就罢了,他们跟着袁绍南征北战,忠诚度无可挑剔,可那些乡民营中的乡民就差的远了,他们之所以愿意抛家弃口,多半是受到大军裹挟,不得不从。
干最累的活,吃最差的东西,乡民们满腹怨言,可是,四下里俱是冀州大军,乡民们根本不敢反抗。
只要有一丝活路,乡民便不会铤而走险。
可是,如果连一口饭食都没有呢?要是在青州军填不饱肚子,只怕乡民长久以来受到的压抑会在一朝迸发出来。
自古以来乡民愚昧,他们从来不会有什么远见的卓识,他们只计较眼前的利益,只要能够填饱肚子,那么一切都好说,反之,若是让他们食不果腹,只怕揭竿而反是早晚的事情。
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