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三国之乱臣贼子 > 第295章 顺风驶船

第295章 顺风驶船(3 / 9)

他看来,一切以经营北海国为要务,至于其他方面的,可以积攒粮秣,扩充军备,遴选兵马,在这之前,不去过分的引人瞩目才是生存之道。

“使君,须知树大招风的道理呀”

宛若晴天霹雳,李贤瞬间便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他以二十一岁的年纪便坐上了青州刺史的职位,虽说麾下仅有北海国一郡之地,可毕竟也是秩俸两千石的地方大员,是等闲人奋斗一辈子也难望其背偶像。

孔融之死,虽说栽赃到了刘备身上,可明眼人都看到了,李贤才是其中的最大受益者,倘若有心人揪住不放,对李贤的名声肯定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世人最厌恶反噬其主之人,这就好比董卓与吕布之间的关系,众所周知,董卓秽乱宫廷,臭名昭著,天下人恨不得吞其肉,噬其血,然而,一旦吕布中了貂蝉的美人计,手刃董卓之后,世人反而认为吕布做错了事情。

大人灭亲,说出来冠冕堂皇,可在汉时这种孝道治天下的氛围下,谁要是敢大义灭亲,就等于站在了舆论的对立面。

只可惜了吕布,明明是为民除害,到头来却一直背负着三姓家奴的恶名。

可以想象,一旦孔融死亡的真相泄露出去,李贤必定要面临极大的压力,往后再想招贤纳才的话,肯定会难上艰难。

没有人会为一个噬主之人卖命的。

此番,徐庶一语惊醒梦中人,李贤开始面对现实,他从一介盐丁成长到今天,靠的不是他人的吹捧,更不是所谓的虚名,而是靠着实打实的战绩,靠着无数贼军的尸首。

运送粮秣去长安城,固然可以牟取名声,可之后呢?又能为李贤,为北海国带来什么实质性的好处?

难道说,曹操、袁绍会因为李贤运粮的事情,放弃与他作对?这显然不现实。

真正的利益还要靠实力去拼搏,虚名堆积起来的一切,一旦泡沫戳破,总归会化为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