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三国之乱臣贼子 > 第295章 顺风驶船

第295章 顺风驶船(2 / 9)

,倘若李贤独树一帜,护送粮秣进入长安,想必一定会赚取不少声望。

李贤如今最缺的就是声望这东西了,招贤馆设立至今,闻风来投的匠工倒是不少,可拿得出手的文臣武将却一个也没有。

毕竟,李贤年纪太轻,崛起的太快,根基太浅,谁也不知道他的刺史之位能够坐多久。

与其把自己的前程压在一个不确定的未来上面,倒不如静观其变,等待局势明朗之后再“卖于帝王家”。

乱世降临,粮秣是最为宝贵的战略物资,用它们来换取区区虚名,值得吗?

太史慈等人出兵未归,李贤身边可以商议的人只剩下徐庶一个。

好在下密城局势稳定了下来,百姓生活步入正轨,徐庶才得以脱身回返。

刚回到都昌城没多久,李贤便心急火燎地将徐庶唤到身边。

“元直,关中缺粮,天子下诏,让各地运粮进京,我打算筹备些粮秣运往长安,不知你意下如何?”

徐庶皱眉不语,半晌之后才说道:“使君此举怕是有些孟浪了,从北海到关中,路途遥远,更要途径吕布、张扬等人治下,吕布也就罢了,此人与我们素有往来,应该不至于作出挑衅的举动,可那张扬却贪婪的很,万一粮秣途径河内被其截留的话,这又该如何是好?”

李贤听罢还是有些不肯放弃:“我可以抽调若干兵马随行护送,谁若是不开眼,杀到长安去便是了”。

徐庶笑道:“使君却是忘了,如今郡国内还有多少兵马?”

如果徐庶不提起的话,李贤险些真的忘了这一茬,醒悟过后,他干笑道:“乐安国战事未定,李典、于禁又去了徐州,剩下的徐和又要防备曹操,哎呀,我麾下的兵马还是太少了”。

说到这里,李贤讪笑道:“元直,难道就没有其他的法子了吗?”

徐庶其实不赞同李贤这种好高骛远之举,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