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如故,并没有迥异与常的地方。
大军回返,自然要向孔融通禀一声。
孔融可不像寻常百姓一般鼠目寸光,他知道,东莱军出征徐州,其实同样是为北海国而战,因而,论功行赏是避免不了的。
不过,如何犒赏,这是需要好生商议的地方。
李贤在安丘休整的时候,孔融的使者就到了。
信使带来了孔融的书信,信中让李贤、太史慈联袂赶回郡城,至于他们麾下的兵马,各自归返驻地就可以了。
东莱军的驻地在剧县,北海军的驻地在朱虚。
接到信后,李贤与太史慈不曾怠慢,他们将兵马安置妥当之后便马不停蹄地赶路,五日之后,两人连同六百名护卫一道抵达都昌城下。
月旬未见,都昌城似乎越发繁华了。
偌大的城门挤满了入城的乡民,间或有乘坐车马的豪族不耐烦地敲着木窗,催促前行。
闻久了战场上的血腥味,再度回到熟悉的郡城,李贤与太史慈都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不容易啊,李贤深深地吁了口气。
这时候,不需要特意派人通禀,四下里的乡民便为李贤等人让开了道路。
这伙风尘仆仆的骑卒身上都有着一股难言的气息,是杀气!
有识得李贤的百姓当即叫了起来“是李都尉回来了”。
“哪个李都尉?”
“北海国还有几个李都尉?当然是李贤李三郎!”
“啊,李都尉不是去徐州了吗?”
“没听说吗?曹操连败数阵,连夏侯渊都折在了我们都尉手下”
“我早就说东莱军天下无敌,区区曹军何足道哉!”
在乡民的议论中,李贤与太史慈来到城门之前。
轮值的军卒抱拳施礼,道:“见过李都尉,见过太史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