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利益,一切还是得靠实力。
只有实力强劲了,别人才不敢任意欺凌。
之前东莱军不在的时候,北海国上下总觉得缺了一分依靠,面对咄咄逼人的徐州兵也总欠缺些底气。
眼下,李贤率军回返,众人顿时觉得有了主心骨。
一时之间,厅内主和的几人全都倒旗易帜,绝口不提米粟之事。
唯有一人迟疑地问道:“敢问李使君,若是胜了陶应,徐州军大举报复,那又该如何是好?”
“陶谦虽老,却不至于昏庸至此,我北海国与徐州郡是唇亡齿寒的道理,如果双方不能携手御敌,无论是袁绍、曹操还是袁术都有可能趁隙攻来,陶应不过是陶谦次子罢了,他在徐州郡的地位还远远不至于一手遮天”
孔融听得暗暗颌首,李贤果然有勇有谋,他虽然领军在外,却对徐州的事情了如指掌,真是令人惊叹。
“请恕我无礼,李使君,徐州军实力强劲,东莱军真有取胜的信心吗?”
李贤志得意满地笑了起来:“徐州军再强悍难道还能比夏侯渊的曹军还要强?”
进入厅堂之后,李贤第一次露出张狂之意,只听他继续说道:“徐州军被曹军杀的丢盔卸甲,可那于禁、夏侯渊却也没在我手中讨得好处。陶应兵马不过两万,他若是真有胆量,早已经攻往都昌,又哪里会在边境徘徊?况且,为了以防万一,此番我东莱军可以与北海军攻击陶应”。
一万名东莱军加上五千名北海军,这等于是北海国内九成的军力了。
如此军力若是依旧败了,那孔融也就认栽了。
辛辛苦苦筹备了这么久,为的不就是扬眉吐气吗?
军卒敢战,军将丝毫不畏,孔融哪里又胆怯的理由?
“好,太史慈,我且问你,北海军可否听从调令?”
太史慈眼皮一跳,想来孔融耳中应该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