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就的街道中。
琉璃厂街道两边古色古香,尽是斗拱飞檐,绿瓦红墙的古代建筑。有的门面虽然经过了翻修,但是还是做成了“整旧如旧”的样子,看起来颇有几分古意。百度搜在这样的街面上,宋慎就觉得自己和繁华喧嚣的北京突然隔离开了,好像是一下子回到了几百年前。
如果说琉璃厂的建筑体现了独特的东方建筑魅力,那么琉璃厂的店铺更是浓缩了历史人文的精华。如果说琉璃厂像一串珍珠项链,将京城的古旧文化串成一条线,那么其中点缀着的那些老字号就好比这项链上的颗颗珍珠,闪着迷人的光泽。
宋慎看到了许多民国故事中的出现的古玩店,戴月轩湖笔店、一得阁墨汁店、云松阁纸店、宝晋斋砚店及荣宝斋书画店等,这些古玩店有时就忽然出现在眼前,让人恍若置身历史长河之中。
琉璃厂文化街以新华街为界分成琉璃厂东街和西街,在东、西两街之间架起的一座汉白玉仿古石桥,又可为古老的文化街平添一景。人们常说的:“东厂古玩,西厂古书”,“图书充栋,宝玩填街”,形容的就是琉璃厂东、西两街的不同布局。
宋慎走至汉白玉石桥上,朝着来处眺望,心中充斥着满足感,就像是进行了一次灵魂的洗礼,似乎也多了使命感,古玩收藏本身正是对于传统文化的爱护与保存,这种保存上升到民族的高度,便是对于民族传统文明的传承,正是因为这些古玩能够一代代的流传下来,才使得民族文化得以更加完整的保存和见证!
宋慎首先进入的是戴月轩,浙江湖州素有“笔都”之称,湖笔有“毛颖之技甲天下”的美誉。明代的《湖州府志》曾记载:“湖州出名笔,工遍海内,制笔者皆湖人,其地名善璉村。”
如果说湖州制笔冠绝天下,善璉笔则是冠绝湖州。戴月轩最早的老板戴斌正是出生于湖州善璉小镇的制笔世家,他毕生致力于湖笔制作及其研究工作,其亲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