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唯一战胜国 > 第383章:迁都中京,大阅兵

第383章:迁都中京,大阅兵(8 / 9)

战略安全等等问题的考虑,帝国内阁和议会都通过了迁都议案,决定于1922年6月正式迁都中京,同时陆续将中央各部门都迁往中京。

中京经过四年的建设,不管是用水还是交通上都已经比较完善了,具备了成为首都的基础条件。

对于迁都,杭州市民多数持反对意见,但并未发生过激的行为。

从各方面来说,迁都的结果已经无法改变。

特别是战略安全上,杭州位于沿海,已经不适合作为帝国的首都了。帝国此时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帝国,有巨大的战略缓冲余地可以选择。

……一转眼,六月已经到了,中华帝国正式迁都中京。

中京建有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广场,可以容纳两百万人的恢宏广场,帝国将于7月16曰建军节进行一次盛大的阅兵式,以庆祝帝国迁都中京,以及建军13年。

这次阅兵式,中国邀请了所有第三世界成员国参加,同时还邀请了世界各国媒体,说白了,这又是中华帝国炫耀武力,向世界秀肌肉的行为。

大批的帝国国防军开始往中京调集,中华帝[***]部组织了三十万陆军,以及两千架军用飞机参加这次大阅兵。

除了国防军以外,还有武警、民兵部队。

那一天,中京广场上人山人海,上百万国民从全国各地赶到中京观看这次大阅兵。

礼炮齐鸣,军乐奏响。仪仗队首先出场,举着军旗出现在了视野中。

当仪仗队走过观礼台,齐齐举起了左手。

这次阅兵式,必然被载入史册。

因为这次阅兵式,夏钧搬出了原定历史上臭名昭著的纳粹军礼,由于这个时候德国纳粹还未掌控政权,军礼还是旧式的。

所以夏钧将原二战时期的纳粹军礼搬出,就成了中国特色。

夏钧在观礼台上,也伸出了左手,45度角伸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