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萧条导致的社会秩序混乱。
实际上,如果将用于战争中浪费的那一部分钱再去建设,那么其发展速度将是无比恐怖的。
毕竟在大量低息放款时导致经济无比繁荣时期,就会伴随着大量的建设活动。而当经济萧条之后,国家又用国民欠银行的钱去建设一些高成本,但却有益于社会的工程,那么不管是繁荣时还是萧条时,都可能进行疯狂的建设。
以这个时代的生产力,实际上维持社会基本消费供应只需要很小一部分人口,而大部分人口,都可以投入到那些建设之中。
而这些人欠了银行的钱,等于就像是资本版奴隶社会,他们因为需要还钱,所以本质上和奴隶没什么区别。
以美国的模式来说就是这样的,因为银行是私人的,不是国家的。
而中华帝国不是如此,中华帝国的银行都是华东集团的,华东集团未来必然要进行国有化改革,同时还将把股份分给国民。
因此未来中国使用这一模式,只能说是‘组织建设’的模式,并非是压榨式的,但压榨也一定存在。
如果不压榨,人人都很富裕了,那么谁还干活呢?
以这个时代的生产力来说,人们要达到物质富裕程度,实际上是很容易的,如果没有税收等等东西的话。
不过一个国家的发展,又离不开政斧的组织,因此税收定然是需要的。
同时政斧还要组织一些高成本的建设项目,靠一般手段的税收是没有那么多钱的,而且社会不萧条,劳动力成本会很高。
在中京建设得差不多的时候,中华帝国迁都的议案正式走上曰程。
杭州此时非常发达,毕竟这里适合发展经济,又是中华帝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不过造成的问题就是过于发达,经济发展与行政发生了一些不协调的干扰现象。
迁都已是必然。
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