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不知道大华那边的想法,定下的条件,怕是也无法执行,不如不定。”赞同南远总经理的人更多,总共三个总段造船法的名额,除了最大的几家船厂,其他小船长不免会有别的心思。
荣尚国暗叹一声,端起茶杯,默默的喝水。热气蒸腾的茶水,漂浮在他的眼前,挡住了他的视线。
朦胧中,荣尚国的脑海中,浮现出苏城的身影。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荣尚国见过许多年轻的精英,他们用很短的时间,创造了很大的成就,某些人的成功,偶尔也会让荣尚国觉得羡慕。
但没有一个人,像是苏城这样,让荣尚国觉得震颤。
二代海上钻井平台,三代海上钻井平台,分段造船法,巨型总段造船法,平地造船法……光是船舶公司的成就,就令荣尚国觉得难以追赶。
最难得的是,大华船业和大华实业一样,始终是以技术增涨为发展方向。这样的公司,在90年代的中国,是极为少见的。
90年代的中国企业,仍然处在市场的图腾崇拜状态下。事实上,也确实有无数的公司从市场中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但在内心里,荣尚国是看不起那些商业公司的。
无外乎是倒买倒卖的掮客罢了。荣尚国总是将那些商人,和贪污腐败,钱权交易联系在一起。
但苏城和他的大华实业,是完全不同的。
荣尚国专门了解过苏城的履历,知道他是以技术起家,以技术发家的。
这样的公司,在现在的中国是很不讨喜的,某些公司,更是将之当作肥羊,有机会就沾点便宜。
荣尚国曾经以为,做技术的就是容易被人占便宜。
苏城和他的大华实业,改变了荣尚国的这种认识。
就像是现在,堂堂正部级的中船集团,有什么资格占人家的便宜。
还不是大华说什么,中船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