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孟曦东也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孟曦东知道,这是鲁奖评委会的反击。
这反击可以说抓住了华夏青年报的七寸,还是相当犀利的。
现在,摆在华夏青年报及孟曦东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条是妥协,另一条是斗争到底。
报社领导还是很有魄力的,领导认为,到了这个时候,不能退让,让一步都将万劫不复,不如迎头痛击。
既然对手认为,读者评选弊端多多,并且围绕这一点做了不少的文章。
那么,要想战而胜之,己方就必须从评委评选这方面入手,找到对方的死穴,出手就让其痛彻心扉。
评委评选的弊端其实也不少。
什么贿选、跑奖、按资排辈、大搞小圈子主义、排斥新人、评委作品也参与评奖等等,很多人都知道其中存在的问题。
现在考验的便是华夏青年报敢不敢揭开这个盖子。
另外,以上的猫腻知道的人多,但有真凭实据的猛料又能从何处得来?这也是个大问题。
就在孟曦东一筹莫展的时候,这天晚上,刘泽来邀他一块吃饭。
饭桌上,孟曦东把自己这几天面对的种种困境跟刘泽来倾诉了一遍,报社领导现在想要抓鲁奖评委会一个大负面,以此来达到否定评委制的终极目的。
可是现在,他没有顺畅的爆料渠道,得不到合适的可供用来大作一番文章的新闻素材。
这让他很是发愁。
听得孟曦东如此说,有备而来的刘泽来趁机就将一桩听闻讲给了他听。
这便是鲁奖评委会评委张蒙试图伙同其他评委瓜分散文奖项的提名名额还居然有评委深表赞同的咄咄怪事。
同时,刘泽来还将自己从散文奖项评奖委员会其他评委听到的一些评委们收受作家贿赂,跟其他评委做交易,互相推选彼此关系户的事件也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