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飞看看时间,才上午不到11点的样子,这时吃饭为时尚早。他指着不远处的一个门面说:“苏老师,这里有个话吧,你可以过去打个电话。”
话吧也算是时代特色的产物。
在电信公司还没有大规模在城市大街小巷布设插卡式公话前,很是流行了一段时间。
“好吧,既然你执意要按版税制付酬,那我就去给领导汇报一下,看他怎么指示吧。”苏情晃了晃脑袋,跟着肖飞去话吧。
十来个平米的一间小房子,隔成一个个卡位,摆放了十多部的电话机。话吧里挺干净也挺凉快的,打电话的人不少,不断地有人进进出出,每部电话都有人在用。
肖飞跟刘泽来在旁等待。
苏情去排队等着打电话。
在等待的过程里,刘泽来跟肖飞交谈起来:“肖飞,你的专栏稿子又快发完了,现在有新稿子吗?”
肖飞就从随身的包里掏出一叠文稿来笑着说:“刘老师,已经准备好了,你要是这两天不来,我就直接给你寄过去了。”
刘泽来接过稿子,翻看了一下,一共是十篇稿子,质量一如既往地优秀。
他心里便感叹起来,这孩子一边学习一边写稿,居然速度还不慢,质量也没有差,没有天分的人根本做不到啊!
“那好,我刚好直接带回去。”刘泽来直接将稿子装进了自己的包里,还小心翼翼地拍了拍。
然后,他像是想起了什么,笑着从包里又掏出一张纸来说:“我差点忘了,你8月份的稿费已经出来了,这是清单,你先看看,我估计就这两天稿费单子就会寄到你们学校了。”
肖飞将那张清单接在手里一看。
他发现8月份每篇稿子的发稿日期、篇目、稿费都在上面呢。
8月份,他一共在中原晚报发了22篇稿子,每篇150元,合计一共3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