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孩子吃饭。
但至于吃什么菜,则需要学生从家里带。而且这座并不大的小学,还分了住宿跟走读生。走读生,每天只在学校吃一顿饭,所以他们需要背的东西比较少。而那些住宿生,则需要一次姓背五天吃的菜。也许正是这种年幼时期的压迫,让这里的孩子看上去都显得比内地的孩子矮小了许多。
三个老师每天轮流做饭,但这些老师也只有尼格住校,另外两位老师都会在下午下课后回家。因此,晚饭的问题,很多时候都是尼格负责。至于住在这学校的住宿生,周一到周五的早上,更多都是啃着窝头或者干粮做早餐,很少能吃到热腾腾的早餐。
尼格给吴道介绍完学生吃方面的问题,又带着吴道来到那些住宿生居住的房间。看着这一左一右用木板隔着的大通铺,味道难闻不说,每张大通铺上还要睡着几十个学生。而限于条件有限,一些不便于回家的女孩子,也就跟男孩子隔着木板分开睡觉。
看着这些宿舍窗户,都是用透明塑料袋封的,很多漏风的地方都能看到应该是学生用课本贴的痕迹。住在这种地方脏乱差不说,吴道很担心一旦某个学生得到伤风感冒什么的,恐怕住在这里的学生都难免被传染。这根本就不是能住人的地方啊!
吴道看到这里忍不住有些生气的道:“这地方怎么住人?教育局连给这些孩子配个铁床的钱都没有吗?”
尼格也不知道吴道为何如此关心这里的学生情况,但多少明白吴道是个热心的人,他也很想让吴道在有能力的情况下,替这些孩子改善一下求学的环境。
在听到吴道面带气愤的问话,尼格却苦笑道:“吴先生,我们瓦家寨小学的情况,说起来并不是镇上条件最坚苦的。至少每个月,县里给学校配发的大米从来没有推迟过。象我以前读书的时候,连做饭做菜都要自己动手。
现在为了让孩子们多读点书,中晚饭都是我们替他们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