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从来没有接触武道的人,她就相当于一张白纸,去教她,等于将自己的人生,自己所悟的东西,烙在那张白纸上面。不论对错与否,以后她想擦都擦不掉。
说白了,就跟那盆景一样,再没固定成型之前,你可以给它设定任何造型。一旦用绳索束缚,固定好姿势以后,在想改过来,基本上没可能。
每个人的路,都迥然不同。
张辉从不刻意去教苏瑾,自己当然也就没拜师学艺的必要。
思来想去,最终张辉成为一名优秀的厨师学徒。
厨师,也是用刀的。
有片刀,剔骨刀。
虽然刀不同,但是使刀的手法一致,无非是切,削,拍,砍等等。切菜时,需要根据菜的纹理,列如洋葱,顺着纹理下刀,洋葱翻炒的时候,会容易入微,甘甜爽口。
而如果逆着纹理切的话,一个是不容易入味,另一个就是水分会大部分流失,吃起来就会比较烂。
还有剔骨,从哪下刀可以轻松将骨头上的筋肉剔除干净,包括用到丹田之气,如何发力,都有详细的章程。
张辉担任厨师学徒的这一个月,他的状态十分亢奋,放佛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他面前展开。
这些东西,听起来似乎与武道无关,可仔细一想,武道武技绝大多数动作,何尝不是来源于生活?
特别是解骨。
古有庖丁解牛,三年不见全牛,可辨肌理筋骨,下刀犹如神助,运用自如,得心应手。
解骨可以更加清晰的了解动物的肌理筋骨,毫不费力的一刀,便可轻而易举的让一头猛兽丧失战斗力,蜷缩在地上,只有等死的份儿。
人也是一样。
当然,张辉还达不到庖丁那种境界,但这一个月的磨练下来,张辉刀修基础功可谓是突飞猛进,一日千里。
不论是发力,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