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就有男人抬着大锅来到村子里的晒谷场,招呼着老人小孩来喝粥。
小孩子们呢,就随便找个了地方坐下,端着碗拿着汤勺,难得乖巧的吃了一顿早饭。
期间啊,在小孩子当中啊,有个年轻读书人,一身白衣,也跟着端起粥碗,就着村里妇人自己腌制的酸菜,吃得似乎津津有味,身边那群约莫五六岁大小的小孩们,对年轻读书人,似乎格外亲近,叽叽喳喳,吃两口粥,就要问一个问题。
年轻读书人,也乐得回答,似乎对这些穿开裆裤的小屁孩们,也格外喜欢,基本上是有问必答。
孩子们天真无邪,问的问题,大多是,哥哥你从哪里来啊,哥哥你是读书人那肯定读过很多书啊,哥哥你这一身衣服很好看耶,等我以后长大了,也要像哥哥你这样。
很多时候,其实都不能算是问问题,更多的是小孩子见的自娱自乐,以及对外面新鲜事物,还有对这位和和气气看着就挺讨人喜欢的年轻白衣哥哥的憧憬。
想着我以后长大了,就如何如何。
村里的妇人们啊,有些则是眼光在这位年轻读书人身上,啊,特别是那张俊俏脸蛋上打量,有些则是在小声讨论着,要不要试试能不能把年轻读书人留下来,请他给村里的孩子们,当个教书先生。
毕竟这几年儒家文脉兴起,附近几个村子里,原本是来了一位教书先生的,只是战乱爆发之后,那位据说本就是半吊子的教书先生,就离开了。
至于城里的书院,他们又实在上不起。
只不过听到这些妇人的窃窃私语后,村里的男人笑骂他们头发长见识短,这年轻读书人一看就不是他们这种凡夫俗子,昨夜能够在村里借宿,估计也是因为附近爆发战乱,不得已而为之,吃完这顿早饭肯定就要起身离开的。
妇人们面面相觑,不过最后,也都是摇头叹息,只好打消了这个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