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的局势都很明朗,莽军有好几十万将士,号称百万大军,而南阳汉军还不到十万人,双方兵力相差太过悬殊,此战似乎并没多大的悬念。
可谁能想到,这号称百万之众的莽军,都没能进到南阳,只是在路过颍川的时候,便被流窜进颍川的汉军一举全歼。这仗打的,实在是匪夷所思,不可思议!
昆阳之战结束后,刘秀可谓是一举成名,当真成了名满天下的汉军名将。
其实昆阳之战,作为组织反击战的刘秀,的确是功不可没,但不可否则,王凤的功绩并不比刘秀低。
若是没有王凤牢牢坚守住昆阳,将四十多万的莽军死死顶在昆阳城外,也不可能有最后的这场大胜仗。
只是王凤向王邑写降书、递顺表,要向莽军投降这件事,实在是太丢人了,不仅让王凤颜面扫地,也大大抵掉了他的功绩。
要知道王凤的官职可比刘秀高得多,在昆阳之战中,他本应是领导者,也应该居功至伟。
但就是因为他主动向莽军投降,以至于在昆阳大捷中,王凤的功绩被大大抹杀掉,即便在后世的史书当中,公然的汉军领导者也是刘秀,而不是他王凤。
汉军在昆阳之战的大获全胜,收获的可不仅仅是一场大胜仗,更收获了各州各郡的归心,同时也敲响了新莽朝廷的丧钟。这四十多万的莽军,可以说是王莽的全部家底,经昆阳一战,被打了个精光,最后只有王邑、王寻带着一两百人,逃过滍水,回到长安,可以说只此一战,便动摇了新莽
朝廷的根本。
得知朝廷大军在昆阳战败的消息,长安朝廷,上下震惊,如丧考妣,王莽更是一夜间白了头。这时候的王莽,其实已经能预见到,自己即将大难临头,命不久矣。
昆阳之战才刚刚结束,汉军连昆阳城外的战场都没打扫完呢,便收到了南阳传来的喜讯,宛城告破。
刘秀在昆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