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郭敬明短篇小说散文集 > 我的纯蓝时代

我的纯蓝时代(2 / 3)

好。那个电视里的朋友说,我们和上一代不一样,我们是用电脑在,而他们是用手稿在写作,他们严肃,而我们过于急进。我觉得真是这样的。

遗失手稿的年代,我们的年轻在某个意义上说是对我们的一种束缚。太多的年少轻狂使我们的文字不是那么严肃。也许当我们起来之后,人们对 “80年代后”的议论会比“70年代后”更多。

遗失手稿是我的悲哀,又或许,那是我们整个一代的悲哀呢?

纯蓝:遗失校园民谣的年代有多少人会打开窗,有多少人痴痴地望,那么蓝的月亮,那么遥远的月亮,月亮。

——高晓松《月亮》我的磁带盒中有五盘磁带,他们是我的,《校园民谣1》,《校园民谣2》,以及麦田公司的红白蓝系列。朴树的白色孤独,叶蓓的蓝色忧伤,和筠子的红色激情。

我总是觉得中国五四时期和90年代初的大学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学生。五四时期有轰轰烈烈的诗歌运动,到了90年代,还有大学生为了海子的死而焚烧诗集以悼念。于是海子极其惨烈的死亡也随之有了光环。90年代还有高晓松。

我不知道为什么王泽将他叫为搞笑松,可是我知道我们同样爱他。他似乎是给了我们一种的藏身之所。可是当我听校园民谣的时候,它已经开始走向下坡路了。

一直以来我偏爱叶蓓,偏爱她的蓝色忧伤。我至今仍然记得自己第一次听《白衣飘飘的年代》时是怎样的感动。后来就有了《纯真年代》,《时光牧童》。我可以看见的是年轻的生命在云端纵情的歌唱。

谁听见海里面,四季怎样谁翻起那诗篇让我唱让我忘,让我在白发还没苍苍时流浪五盘磁带被我随身携带,一直听直到听得掉粉。我可以从蓝色的旋律中看见中国整代大学生略带诗人气质的精致的忧伤。

可是当我开始听的时候,喜欢或者说知道校园民谣的人已经很少了。

还有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