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绩效之外,都没有太多的额外收入。
汉东大学的讲师仅工资年收入不到10万,副教授仅工资年收入不到13万。
尤其是文科类专业一些专心做学术的教授,都是相当清贫的。
两千块的补贴虽然不多,但每个月只要为有用app产出一万字就可以拿到,还是比较有吸引力的。毕竟这不像写论文那么难,主要是整理现有的知识就可以了。
而且,必须通过审核,内容才算有效,不会无限制灌水,不至于出现“花钱买垃圾”的现象。
孔哲敏教授仔细考虑了一下:“余总,腾达集团我是信得过的,各方面的条件也很有诚意。”
“而且,这是一件利在千秋的好事,我做教育做了一辈子,如果能在互联网上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科普,倒也很乐意。”
“不过我想问……”
“贵公司做这个项目应该很难赚到钱吧?这是某种公益项目,还是某种新的商业模式?”
孔教授的眼神中带着困惑。
确实,各方面的条件都挺好的。
但是问题就是这些条件似乎都太好了,对内容创作者好,对用户好,唯独对公司没什么好处。
就留一成做运营费用,那不是亏大了?
就算是做公益,为企业提升知名度,那也得讲究一个效率吧?
目前的这个“有用app”做起来周期长、烧钱多、见效慢,在真正有成果之前根本不会有多少影响力,图个啥呢?
就算按照最好的情况考虑,几年后甚至十几年后火了,谁又能考虑那么长远的事情呢?
所以孔教授才感到困惑,总觉得这事有点奇怪。
余平安沉默片刻,说道:“孔老,我这个问题我也问过裴总。”
“裴总说,有些事情总要有人去做。”
“他想为互联网创造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