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晚还会再回到为父的荷包的。”郑士海往后一躺放松的说。
郑司成放下算盘说道:“其实父亲若真去了南央城任职,虽然说是官阶升了,光宗耀祖了,但赚钱却难了啊,天子脚下哪里像在这里这么容易哦,这些钱什么时候才能收的回来啊?”
郑士海点了点头说:“肯定不能指望以后了,若真去了南央城用钱的地方还多着呢,大理寺卿年后才归乡,这小半年的时间得在沅州这里好好的找补找补,毕竟是我们的地盘,熟悉些办事也方便呐。”
接着这父子二人顾不上吃饭便密谋起来,自从冯与传私自加征的事情爆出了以后,百姓在赋税上更加精明了,再加上朝廷也盯得紧,想要在赋税上玩花样几乎是不可能的了。
几番思虑后,郑士海父子两人决定在土地上想办法,有了土地这年年都能有收入的东西,哪怕以后去了南央城,不得已做了清官也能每年都有收入,也不用发愁了。
最后他们想到,可以接着迁宽乡的机会,将沅州地界里的成千上万户百姓迁到宽乡去,从百姓的手中倒出大片良田来,这是一个一石三鸟的事,不仅可以完美完成恭王交待的迁宽乡的事情,挣得政绩,还可以大捞一笔,升迁的事也会因此确定下来。
但郑士海却又头疼了起来,让百姓们从现在的沃土故乡迁到人烟稀少的宽乡离去并非易事,普通的老百姓拿出朝廷的诏令,发发狠强迫他们迁出去也就算了。
但那些个富绅豪强只怕难以迁动,这些年郑士海没有少从富绅豪强中收取好处,自古拿人家手短,郑士海也不可能对着这些摇钱树发狠,可是这些富绅手里又掌握着大片的良田,并且若这些富绅豪强不迁,有些小财主也就不容易迁动了。
接下来几日郑士海都在苦苦思索这个解决办法,最后还真让他给想出来了。他决定和沅州的富绅豪强联合起来,表面上让他们举家迁到宽乡,在宽乡也能得到与现在一样多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