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事实。
而且,越是实地走访,你越是发现一个事实:留守儿童更多的原因其实不是因为穷。许多人的父母给他们的生活费比当地平均水平高多了。也就是说,他们的童年缺的根本就不是钱——父母越是愧疚不能花时间陪伴,就越是花钱试图弥补。
穷家娇儿,就是这么养成的。
孩子小,买的东西便宜,但是,总有一天,孩子的需求,你打工的收入是“弥补”不了的。
可是,孩子买买买的习惯已经养成,无法更改了。
这个问题,也许以后会比“留守”更可怕。
看看那些欠高利贷的少年,你就会明白了。
她忽然问:“林教头,你说,那些小贷公司,为什么只凭借一个身份证或者学生证,就会给无数青少年贷款?难道他们不知道这些人明明是还不起的?”
“因为他们还有父母亲友,他们还不起,这些人可以顶上去。”
只凭借身份证就能贷款消费,的确很方便——但是,小贷公司同时会调取你的通讯录。你没钱不要紧,可以问你的父母亲友七大姑八大姨要。许多父母为了子女的名声,为了子女的前途,一定会帮忙还债的。毕竟,你要不还,子女就进入了信用黑名单,后半生也就没啥指望了。
这是一种隐形的绑架和“株连”。
小贷公司不可能做亏本生意。
他们之所以借钱给你——就是看准了你还不起。
你越是还不起,你的父母越是不可能袖手旁观。
他们放贷之前,已经把可以连带追溯的对象考虑得清清楚楚。
而且,按照中国人的性子,绝大多数父母是“望子成龙”,而不是“望子成高利贷”,所以,他们唯恐被亲友们发现自己的孩子不争气,会赶紧节衣缩食堵上窟窿——除非实在是无能为力了!
年子长叹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