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谁在上面刊登,谁就能刊登上去,不是吗?”
听到这个回答,徐光启一愣,没想到钱龙锡却是从这个角度看待问题,确实,掌控着帝国日报的发行权,只要巧妙的安排,的确可以营造一种反对派大势已尽的态势出来,以达到宣传的目的。
“你太小看陛下了!”然而,徐光启却洒然一笑,站起身来,踱着步,背着手道:“本官到过经厂,看到过天下的投稿,黄道周那帮人的书信明显大为减少,不支之势,极为明显。”
“时移势易,世界上就没有一成不变之法,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黄道周本就错误理解先贤之言,以此攻之,他们又怎能不败?再譬如这内阁,不也在上百年的变迁中,到了如今这个地步吗?”
说着,徐光启看向其他几个大学士,眼睛中绽放出一种明亮的光芒,那是顿悟的感觉,通过对钱龙锡的剖析,他似乎把握到了皇帝挑起这一场舆论的用意。
“陛下有一句话说得很好,真理越辩越明,革新之势,从未停歇,也无法停歇,黄道周等人,妄图用一种凝固不变的制度和思想,去桎梏今上,简直可笑,只要将之挑起,大白天下,众人讨论,一切都将浮现出来。”
“就如这次大讨论?”钱龙锡忽然插话道:“陛下是料定黄道周等人必败,所以才故意刊登?”
“没错,你看最新一期报纸,这几篇社论,写的极为精彩,其横向对比唐宋和本朝,孰优孰劣,一眼便知。公道自在人心,黄道周等人只是跳梁小丑,再怎么虚掩矫饰,也无法掩盖其词穷理屈的真面目!”
“陛下,高明啊!”徐光启悠悠叹息,然后转身出了皇极门,悄然而去。
“我等不如陛下,我等不如首辅啊!”钱龙锡也长叹一声,不知为何,他忽然觉得自己有些累,和徐光启,和陛下相比,自己宛如小丑一般,若能青史留名,他们定然是大嘉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