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雨绸缪计,一些事情,要提早开启了。改革一旦启动,到时候就不是一两个人所能反对的,而在确定失败前,想必没人会和一个要背锅的首辅作对。
“差一个破局者和审判者。”徐光启在心中默默的想着。
破局者好说,都察院中有很多这样的官员,为了升官,他们不惜一切,尤其是各个地方都察院,为了脱离那些偏僻的地方,让他们上一些乘除藩王的折子不算啥。
就算是怼皇帝,只要之后能离开,也只是小事而已。其中,尤以云贵等地的都察院御史最为热切。
反倒是后一个,对藩王的审判者,或者所审判机构不好找。宗正寺早就荒僻,名存实亡,如今藩王的各种事务都是礼部在管辖,但是让礼部去的话,孟绍虞第一个不答应。
或许可以交由三法司来进行,徐光启若有所思的想着。
而想到这里,他忽然想起来,皇帝曾经提出的一个议案,想要将大理寺超拔到正二品职位,和刑部尚书、左都御史相当的地位。
或许可以从这里想法子,大理寺卿陈扬美也是个素有清明之人,让他审理涉事藩王想必没有问题,他本身就是个嫉恶如仇的性子,何况还有着提拔的诱惑在,不愁不尽心。
不过,提起诉讼的人又让徐光启再次头痛起来。
大明也是有基本的诉讼程序的,想要审理藩王,起码也要有一个原告,而很多的案件中,原告早就死亡,根本无法当庭对峙,何况,大明如此巨大,藩王众多,让所有原告都来京师也不现实。
同时,侦缉取证也是个巨大的问题,没有大量的人力,是无法将罪证和卷宗都搜罗过来的。
其实,原本涉及到藩王,交给锦衣卫是最好的处置措施,对方有强大的人力,有自己的诏狱,有审讯的权力,简直一套龙服务。
只是,将皇帝从明面上赶出去的徐光启,并不想将今上再次牵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