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而是内幕消息太多了,方正化南下澳门时,没有直接走,而是绕路来到一趟上海县,和他交谈了一晚上而已。
“国公爷请看,商部就是主管商业行为,长芦盐场如今可是叫长芦盐业公司的,正合了这商部制定的《公司法》,既然商部尚书在南京,台湾省也有商曹,如此,一些行为不就是正规的商业行为吗?”
“我们没必要盯着两淮的盐场,哪里太复杂,不好处置,就算一头栽进去,也吃不到多少好处,不如在台湾开辟新的盐场,如此一来,长芦盐业的倪大人有了政绩,国公爷也有了新的财源,到时候一举击溃两淮盐场,让他们的盐卖不出去,不得不接受改革,想必国公爷在陛下面前也是极有面子的。”
许心素一口气说出了许多处处都是为对方着想的话来,听得徐弘基两眼大放光明。
这是一番极有道理的话,而且很容易实践,不论是周延儒、洪承畴、还是倪元璐,三人都是处于草创阶段,这个时候最需要出的就是政绩,一旦他们找上去,所说的这些几乎肯定会实现。
如许心素所说的,这是一个三赢策略。
只是,他徐弘基终究年纪大了,不是小年轻,被人一忽悠就热血上涌的嗷嗷叫。
“掌印大人是说的都是我们得利,却不知道掌印大人有何好处,如此积极的游说。”徐弘基似笑非笑的看着许心素。
“国公爷慧眼,在下也就不瞒着了,我商作监此次之所以如此积极,不过是想要拉上一些盟友罢了,省的势单力孤,被那些文官给盯上,一个劲的喷,尽管不惧,但面上不好看,一旦多了,真出了事,陛下也保不住在下。”许心素非常诚恳的说道。
作为皇帝的财源之一,商作监的前身四海商行早就被很多人给盯上了,不光是朝堂上,就连民间也阻力重重,不然直到现在,,也只是在北直隶涉足了粮食产业,其他方面,进展都不大,每年提供的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