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没有对信息保密,这种大胜不需要保密,因此,走一路,消息就扩散一路,欢庆的声音就响彻一路。
北地居民和游牧民族杂居几百年,哪怕是刚刚四五岁的总角孩童,也明白战场胜利意味着什么——那是可以持续四五十年,乃至一个世纪的和平。
宁做太平犬不做乱离人,可见和平对百姓的重要,凭此一项,乾圣帝朱由检就能被百姓永远铭记于心,和他的祖先朱元璋一个待遇。
以北地的人口和富庶,若无杂胡侵扰,那百姓生活绝对是不会如此贫困的,而今,这样的安宁的生活,随着今上一战,即将来临。
“圣皇在上,佑我大明啊!”无数上了年纪的百姓含着泪感慨道,随后,他们转身就立起了圣皇朱由检的长生牌位。
真可谓,家家户户盼长生,世世代代用安宁。
除了这些,百姓还用各种活动表达了自己的高兴,前脚报捷的士兵刚刚离去,后脚各州府就举办了庆典活动,酒楼打折,酒家降价,农户杀猪宰羊,读书人吟诗作对,歌咏今上,各阶层的人,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了对皇帝的支持和意愿。
而当报捷的士兵踏入北直隶后,规模更大的欢庆活动被举办起来,所有收到消息的皇庄中,凡是家中有人当兵的,无论是辽东来的老兵,还是刚入伍的新兵,纷纷出钱出力,自发的举办起庆典,庆祝圣皇之功!
这一次的战功,让朱由检圣皇的名称确定下来,并深入人心,他过往所做的事情,都被百姓们忽略,他们只记住一件事,圣皇朱由检,定鼎边疆,带来了百年和平。
无数人开始传唱他这传奇的一战。
“哪个人,又打胜仗了。”文小姐坐在自己的房间中,从窗户中看向皇庄欢呼的孩童和佃户们,心情有些复杂。
按理说她应该恨这个人的,但是读过书,了解到归化城的位置以及对蒙古族的意义后,她又实在是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