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442 议事
正感受着水泥马路的便捷,朱由检忽然想起了一件事情。
水泥马路修好后,是要面向百姓开放的,而不是跟以前一样,只能是官道,当官的才能走,百姓不允许走。
既然是开放,俺就涉及到道路的管理问题。毕竟水泥马路又不是坚固的无法破坏,走的人多了,自然会有损耗。
道路的休假你是非常昂贵的,这笔钱支出了,就必须通过某种方式收回来,不然单靠财政支出,是修不了多少路的,最终修路的事业也会荒废掉。
在朱由检还没穿越时,小时候家里有辆摩托车,而当时,针对机动车辆,有一种税收,叫做养路费,一年交一次,那时候经常就有交警在路上堵路,查摩托车的养路费缴费情况。
这是他最早关于对道路收费的记忆,而后普通道路的收费渐渐消失了,最终只剩下了高速路的过路费。
正是基于这些记忆,朱由检也是打算对水泥马路进行收费的,只是因为驿部尚书郑三俊前去巡查木轨马车线路,而暂时耽搁了。
此刻,坐着马车行走在水泥马路上,朱由检又想起了这件事。
“是交给驿部来管理,还是自己收取?”朱由检想着。他打算仿照后世的过路费制度,在交通枢纽设置关卡,然后收钱。
水泥路的推行,可以带动四轮马车的推广,加大商品的流通,而等到时机成熟,就可以收取商税,这些关卡有成了收税或者查验缴税凭证的地方。
要想富先修路,这是经验之谈,关于修路后的一些列政策,朱由检都已经想好了,只是由谁去收这个钱,他还没定论。
让驿部去弄吧,但朝廷哪里有这么多钱去修路,一旦驿部的钱收了上来,肯定是去填补其他地方的缺口,不可能投入到修路上,这样他以路养路的策略就行不通了。
而且,自己在陕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