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的侍郎之类的,就不需要拿到廷推上来讲。
而这次会议之后,廷议也将很少会召开。
完成了对朝堂势力统合的内阁,在很大程度上,完全可以代表所有大臣,除非,在迎来一次剧烈的人事变动。
旁边看着的王体乾嘴角微微上勾,漏出一抹笑容。
许大人真的很聪明啊,只是稍微一提点,就明白过来,并完成了朝廷势力的布局,有了三个尚书的支撑,他足矣坐稳首辅的位置。
只需要一纸诏书,他就是名副其实的内阁首辅。
几个重大部门的尚书决定下来,那接下来讨论的就是大理寺品级提升的问题以及作为唯一审判部门,同时如同都察院一般,朝地方推行。
对于这个,作为大理寺卿的陈扬美是相当诧异的,他不明白,为什么皇帝会突然有这个想法,而且还想将大理寺推行到地方上去。
大理寺虽然是九卿之一,但最高的长官大理寺卿却只有从三品,是九卿中最低的,比通政使还低。
而且其职权也非常的小,仅仅长官慎刑、驳正、平反案件的职责,虽然和都察院以及刑部合称三法司,但是却最没存在感,之前的大理寺卿还是张九德兼任的。
在这种情况下,皇帝忽然提出要提高大理寺的品级,并剥夺刑部的审判断案权,赋予大理寺,看起来十分的没有头脑。
更重要的是,这不仅仅是涉及到中央官制的变革,还涉及到地方权力的转移,地方审案断案都是知县知府以及提刑按察使的事情,一旦大理寺下去了,又将如何?
这可不是都察院,立就立了,最多就是头上多一个老妈妈,不会影响好大,这种审判权的转移,对民间的影响非常大,而且大明此刻并没有这么多的官员来支撑这种变革。
“兹事体大,应当慎重。”陈扬美说了一句。
“陛下奇思妙想颇多,然则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