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这种内阁制度,内阁成员和部门首领分开,只负责决策,不负责执行,就能起到很好的分权和牵制作用,无法一人独大。
说起来,大明的内阁制,其实也是三省六部的一个变种,强调的还是分权和牵制作用。
当然,此时此刻,需要面对这种分权和牵制作用的,就是他自己了。
“我真是日了!”朱由检心中憋屈的直接爆了粗口,他真的不想理会,想强硬上马。
但是,官员的任命,吏部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地方,这次不解决,直接让新的内阁在皇极门议政开会,万一下达的命令到六部,对方不认怎么办?
不是不可能,只要朱由检这次不解决周应秋,这事情绝对会发生。
“周应秋,朕倒要看看,你哪里来的胆子,矫诏抗旨。”朱由检深吸一口气,“来人,摆驾吏部。”
很快,仪仗摆好,一群人簇拥着朱由检出了大明门,来到吏部衙门,听闻皇帝出行,许显纯和王承恩纷纷赶来,护卫左右。
在路上,朱由检一直在思索,周应秋为何会这么做。这件事追根究底起来,他做的毫无道理,中旨不中旨的,跟他毫无干系。
中旨既然徐光启接了,那就是徐光启就是内阁大学士,吏部就应该开具告身,程序的不合法在入阁这一步,不在吏部,周应秋拒绝的毫无道理可言。
“周应秋,莫非你还以为可以用以前那一套,博取清名吗?”朱由检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如果你是打这个主意,那你就错了。
很快,仪仗驾临吏部衙门。
“吏部尚书周应秋,接旨!”刘若愚在皇帝的示意下,慢慢将两封圣旨递了过来。
周应秋行礼后站了起来,看着眼前两封圣旨,一脸的大义凌然道:“陛下恕罪,此乃中旨,微臣不能执行。”
说完,周应秋再度跪了下去,一言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