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快过年了,温春兰盼回了儿子的来信,也说了他们正在沧南休整。
莫诗言待产,艾蒿就将前些时侯出游的游记整理在册。
在关于游记的书写方面,艾蒿充分听取了姐姐的意见。
游记无非就是游踪、游程、游感。
但是艾香提醒艾蒿,在这个时代,能真正像他一样做到潇洒走四方的人廖廖可数。
更多的人是足不出户,这种时候,有一部实录性质很强的书出现在眼前的话,人们必然会拜读。
这就要求不仅记录政治、民族、也要记录手工业、农业、商业、宗教以及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情况。展示各地的社会生活和风谷,扩大人们的视野和知识面。
这种积趣味性于一体的游记才会更得人喜欢。
艾蒿深以为然。
在给艾长青写的信上,还附上了厚厚的几页纸张,那是他写游记的手稿。
“这孩子的造化不会亚于叶儿。”艾长青看后很是骄傲,拉过温春兰慢慢的读和讲解给他听。
“真有趣。”温春兰听完眼睛里闪着光:“听了蒿儿写的这些风土人情,我都想去看看了。”
“春兰,如果你想要去,我就陪你。”艾长青拉过她的手道:“我知道,这些年你固执的不想走出京城,是因为放不下叶儿。”
温春兰没有吭声。
谁说不是呢。
虽然艾叶一般情况下不会召她进宫相见。
但是,只要艾叶一喊,她立即就会进宫的。
哪怕进宫让她感觉到不自在也在所不惜的。
她就想看看女儿过得好不好。
“叶儿是聪明的孩子,她懂得自保,这一点我们都不用为她担心。”艾长青隐去了自己的才华和功名,早早的退了下来也是为了保护艾叶:“香儿在京中只开药坊,也没有多的时间和那些贵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