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梨树如同镶满了银针,厚厚一层银针倒竖,煞是好看。
两人在东厢房里寻到钱侧妃,不知她在找什么东西,大冷天的竟叫她累得满头大汗。
见到两人过来,招呼道:“你俩且去堂屋坐会儿,我等下就过来了。”
苏子烨面无表情地嗯了一声,带着刘稻香去了正屋里烤火。
钱侧妃还真如她所言那般,很快就过来了。
刘稻香迎上去扶了她上坐,笑道:“娘,你在忙什么呢,叫丫头、婆子们动手就是了。”
“那屋子是烨儿小时候住的地方,只是六岁后便搬去了他如今的金柯院里,他搬过去后,我便叫人把东西都给收拾起来,这一收拾啊,便过了快十七、八年了。”钱侧妃想起苏子烨小时候那皮实的样子,不由会心一笑。
“听说你大姐姐生了,我才想起烨儿小时候用过的一些东西,便叫人又重新归重了一番,把一些留不了的陈年旧物挑出来,该扔的扔了,该擦洗的也要擦洗一番。”
钱侧妃说到这儿,看向坐她身边的刘稻香,拉起她的小手,轻轻地拍了拍她的手背,笑得十分温婉,道:“好歹是你的亲姐姐,我这做婆婆的也要给你做些面子的,今儿从里头挑出一把镶玛瑙的银镜,洗三那日,你带去给你娘家小侄子。”
刘稻香不感动是假的,心里越发想对钱侧妃这个正经婆婆好了。
“我家小侄子必定会很高兴的。”
“哎哟,我的傻儿媳,那是给收生姥姥的,还有一对金麒麟,那才是给你侄子的。”
刘稻香闻言傻眼了,要知,在现代也就是有地方小娃娃出生三日,设“三朝酒”宴席招待亲朋的,至于洗三到是不曾见过。
钱侧妃瞧她那一脸懵样儿,转念又一想,自家儿媳出自乡下,听说后来又搬至青州,最后被刘正信寻到而举家迁至京城,她估摸着刘稻香不曾见识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