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州城的外婆了。
刘稻香心中也十分挂念,转而笑道:“我们姐妹三个难得聚一起,不如我们一起给小舅舅、小舅妈还有外婆写封家书如何?”
刘秋香心动,这个主意妙。
三人是典型的行动派,说干便干,一回了鸣翠馆,便听得刘稻香欢快地指使着屋里的小丫头片子们。
信上无非是说三人十分挂念远在青州城的亲人们,又说了,待天气暖和了,小舅舅若来京城里走货,便让他带了小舅妈、小表弟,以及她们最最想念的外婆婆一起来京城。
写完信刘稻香叫青梅收拾起来:“待出了十五,驿站开封了,你亲自带人送去驿站,莫要把信丢了。”
青梅自应下不提。
春娇瞧着自家姑娘高兴得忘乎所以,提醒道:“姑娘,趁着大姑奶奶回娘家,要不要把大姑奶奶的份子以及帐册都给她?”
“拿过来吧!”刘稻香还真把这事给忘了:“我只顾着高兴你回来了。”
刘秋香笑道:“我本就打算今日拿回去的,年前一直不得空,再说,我公公婆婆与人合伙的那个小食馆分了一千多两银子,婆婆拿了二百两给我置办年货,再加上我压底的银子,一时到不急着用。”
“我知道你今日会来,省得我跑一趟,而且,进了这府出个门都不太方便,再加上外头天寒地冻,我也惫懒了。”刘稻香一边接过春娇递来的东西,一边笑着回答。
她打开木匣子先是点出五千两银票,说道:“这是巧云绣坊去年下半年的收益。”接着,她又数了三百五十两银票递给刘秋香:“拿好,这是那处三百亩庄子的收益,本应有四百三十七两,小舅舅留下了八十七两,一个是给庄子里人的工钱、以及过年的打赏,另一个,有些农具要换了,还有一此杂七杂八的开销,加起来差不多有八十七两。”
刘秋香乐得见牙不见眼,点了点银票后,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