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犹豫。
“二伯娘,可是还有什么话不好说?”刘稻香接着又道:“你只管说来听罢,我大姐姐很喜欢珠儿姐姐呢,说她做事细心,又心灵手巧,做出来的绣活,比旁个的要灵动许多。”
刘孙氏听后,一咬牙便道出了实情:“本想在今年从那几户中挑一户,趁着秋闱后,把这事给办了,我担心十亩地有些太少,我就是想问问侄女,能不能跟大侄女说一声,让珠儿先支五十两银子,回头让她辛苦点,多做点绣活,定会在她出嫁前还上。”
刘稻香闻言笑道:“这应该是珠儿姐姐的意思吧!”
“还是侄女聪慧,一眼便看出来了,我哪里有这个脑子。”刘孙氏很大方的承认了这一点。
刘稻香又道:“珠儿姐姐的月俸,再加上她平日里负责绣的被单,一个月五两银子还是能攒到了,即然二伯娘这么说了,这事儿我应下了,回头我跟我姐姐说一声,先给珠儿姐姐预支五十两。”
她答应得很轻松,刘珠儿是靠她双手挣钱给自己攒嫁妆,刘稻香觉得她这一点很不错。
“那多谢了,我到不成想你会应下,回头我一定告诉你珠儿姐姐,叫她多多用心,帮你大姐姐把绣坊打理好。”
刘稻香笑眯眯地应下了,又道:“只要珠儿姐姐用心做事,我大姐姐自不会亏待了她,嫁得好不如自己干得好,珠儿姐姐说过了,她即便成了亲,也是要来绣坊做事的,二伯娘于她的婚事上,不妨也把这点考虑进去。”
刘孙氏听后想了半晌,这才道:“如此一来,只怕不能挑太好的了。”
刘稻香微微点头,又道:“有钱的乡绅家,也未必是好去处,不如二伯娘回家问问珠儿姐姐,看她如何想的,只这二十亩良田,二伯娘想买在哪处?”她总觉得刘珠儿相比刘小兰,要成熟得多,想法也真实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