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识,又去拜访了不少名人居士,交流了一番云云。
而且,每次都会提及刘智财,说他大有长进,连带做的文章也越发有灵性了。
“说起来,老宅那边的人,若是有个好娘或好婆娘,那一家子不至于会落得那种田地。”陈氏听到信里提及刘智财,不无感叹:“如今看着还算光鲜,只是已经有末路的光景了。”
刘稻香闻言心中一惊,忙问:“外婆婆为何如此说?”
“是啊,外婆,我瞧着老宅那边的日子过得很是好呢,欠我爹的四百多两,到如今都没还,我都怀疑她是不是想一直拖着不给呢,也不知我爹是几个意思。”一旁的刘春香很是抱怨了一番。
陈氏一脸滋爱的看向她,招手示意刘春香坐到她身边,又伸手摸摸她的小脑瓜子,说道:“这世上的事,又哪里能做到那样的黑白分明,对便是对,错便是错,你如今年岁尚小,很多事不是一句对或错就能立判的。”
刘春香没大懂这话,只是却在心中暗暗记住。
而一旁的刘稻香闻言,神情有些了然,其实,她的便宜外婆说得很对,只是有时,她们这些做小辈的瞧了,非常气忿罢了,又不懂为何爹娘在处理老宅一事上,很少能干净、利落。
“外婆婆,不如您给我们讲讲吧,我瞧着刘老夫人可利害着呢。”即便是他爹的养母,刘稻香很多时候,都不愿意喊她为奶奶,客套、生疏地唤她为刘老夫人。
“嘿嘿,咱村里的,都道她家的日子越发好过了,你且听我细细说明,刘齐氏出自黄府,她品行不端,由此可窥黄府一、二。”
刘稻香默了:上梁不正,才会下梁歪。
刘齐氏自小在黄府长大,自然是耳濡目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