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话里话外都在打刘齐氏的脸,待她们好,为何把她一家子当下人使唤。
张桂花想起以前的事,心里很堵,她并没有哭,那些年被刘齐氏搓磨着,她已经哭够了。
“爹,我亲爹过世得早,当年爹娘请人来说亲时,我记得,我娘就说过这事,我爹过世了,我与我弟弟年岁还小,就靠我娘一个人把我们养活,这已经很难了,我家那时很困难没错,可是,我弟是个有出息的,前几日才托了人给我捎来了一百两嫁妆银子,这一百两银子可是在官府造了册的。”
张桂花并不懂里头的弯弯绕绕,但张裕德在信上的确说了这事。
“啊,你有你弟的消息了?那是个好孩子。”刘大富对张裕德的印象不错。
在听到张裕德发达后,还不忘自己的亲姐姐,更是对张裕德的做法很满意。
“即然是嫁妆银子,那你们可不能大手大脚的花,若是可以,在这周边多买些田地也是不错的,咱庄稼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还是手里有些自家的田地才好,也不用担心吃了上顿没下顿。”
刘大富是真心为张桂花考虑,所以,他才会说出这话来。
刘小兰一直惦记着张桂花手上有一百两银子的事,她很嫉妒,因为她知道,即便她出嫁刘齐氏也不会给她这么多嫁妆,现在听到刘大富提起这事,便借着他的话往下说:“爹,就算三嫂要买田地,可也总得拿些出来孝敬爹娘吧。”
刘大富觉得有些不好意思,自家媳妇娘家给媳妇的嫁妆银子,他这个做公公的怎么好意思,再说了,自家三儿子一家将来日子好过了,还怕他不会孝敬?
刘大富只是因为刘齐氏太过强势,所以,他才退让!
但并不代表他不会看不清一些事。
“你娘怎么教你的?这话要是传出去,你也甭想有人上门来提亲。”他旱烟杆上的烟壶脑壳朝凳脚狠狠地磕:“咱家又不是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