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的柴还不送上门呢。”
“六个铜板一担?”小媳妇略有些迟疑,要知道这里共有六担,算下来可是有三十六文钱。
对于一般家庭而言,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足够换上三斤白米了。
“这位姐姐,谁叫这老天不开眼呢!现在的柴就值这个价,你瞧瞧这天色,怕是还要落些时日的雨。”
刘稻香昨儿就打听清楚了,在连山镇的春天,基本上是要连着下两个来月的雨,如今才过了一个月,也就是说她还有机会再贩卖几次柴火。
“便宜些吧,三十六文实在有点多了。”
“好姐姐,这可真的不多了,要不,你少拿些,我再卖给别的邻里,想来她们也是缺柴做饭的。”
正在这时,那婆子出来了:“怎么还没有买好?”
“娘,这里六担柴,一共要三十六文。”小熄妇小声的回答。
那婆子闻言,微微一眯眼,看了自家媳妇一眼,说道:“先买下来,最近柴贵,再说了,你公公做事的那铺子也说缺柴。”
刘稻香略微惊奇的看向这婆子,那婆子笑眯眯地说道:“你若再有干柴送来,我同样用这个价格跟你收,我算算,我还差二十担。”
“二十担?”那就是一百二十文呢,对于穷得只有一身烂衣服的刘稻香而言,这代表着,她可以偷偷的买些白面回家悄悄煮了填肚子。
“怎样?”那婆子见她低头不语,又道:“咱老头的东家日日需要大量柴火,你只管这个数送来,当然,只拘春雨这段时日。”
“成交,隔两日后就唤了我爹送过来。”
“成,左右我日日都在家。”
刘稻香猜这婆子是想转手赚些钱,她也不戳穿人家,这天下的钱赚不尽,她又没那门路,到不如先从这婆子手中赚了这些铜钱。
那婆子很爽快的把三十六文钱数给她,又招呼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