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熹平六年(公元177年)落日原的惨败。看这样子,估计自己打完辽东了,子文还没能动身呢。
“大军未动,粮草先行,既然粮草军械都未准备齐全,依我拙见,还是等等再说吧,鲜卑人虽然不如檀石槐在的时候那么强盛了,可是实力依然不可小觑,五万人马纵然精锐,也没有足够的优势可言,再者远涉大漠,更是凶险异常,以孝武皇帝时的国力之盛,以卫霍的绝世将才——当然了,仓舒、子文不比卫霍差。”曹丕抬起头笑着看了一眼曹冲,然后接着说道:“但现在可不是承文景七十年积蓄之后,我们不可能象孝武皇帝一样连续打击匈奴十几年,争取一战而胜才是比较可行的。”
“说得有理。”曹操满意的点点头说道:“子桓,看来你不仅在辽东之战上下了功夫,在征北的问题上,也有不少自己的看法。很好,接着说!”
曹丕难得被老爹夸两句,心花怒放,他连忙谦虚了两句:“我也是随便一说,父亲和仓舒都是不世将才,这些当然已经考虑到了,我不揣妄陋,大放厥词,无非是想抛砖引玉罢了,父亲这么说,可羞杀我了。”
曹操淡淡的笑了笑,颌首道:“不错,这些我们也考虑到了,但多听一个人的看法,总是有好处的,仓舒不是还有什么头脑风暴法吗,今天我们父子三人,也来个头脑风暴法,看看这鲜卑人要怎么处理才妥当。子桓,你虽然在军事上不如仓舒,但能看到这些,也是难能可贵的,父子之间无须客套,你怎么想的,就怎么说。”
“喏。”曹丕心中欢喜,连忙想了想,忽然灵机一动,又说道:“孙子有言,上兵伐谋,不战而胜方是善者之善。虽然我军一时不能出兵,可是鲜卑人未必就知道。当此之时,何不派出使者前去鲜卑、匈奴等处,佯言将出大军征伐,逼其来朝,臣服于我。纵使其不识好歹,不知进退,也与我无妨,等明年物资充足,我辽东又已平定,则可以大军三面迫之,岂不是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