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因此,这走,也不算走得太仓促。
郑侯爷出了城? 和队伍汇合? 稍等了一下孙瑛后,也没专门安排人护送他回奉新? 而是队伍即刻启程? 继续向西。
………
秋日的麦浪,在诗词大家眼里? 那是一种景色,至多捎带着抒发一些“悯农”的情绪? 搁里头充当个门面? 就像是一盘菜肴边缘精心雕刻的黄瓜或豆腐,图个好看,但没人会向那儿动筷子。
而这一幕,在郑侯爷眼里? 则是另一种情节。
职业习惯吧?
总觉得,
再补一补,再蓄一蓄,再养一养,三年之后? 就能再开国战了。
封疆大吏,替天子牧民? 一个牧字,就已经说明所有。
老百姓安居乐业? 仓廪实再教化他们去知礼节,这见效太慢了? 而且于青史之中? 实在是上不得什么台面;
日子? 将就得可以过就成了,接下来,还是要满足自己的野心。
粮草、民夫、钱粮、兵丁,
开疆灭国,作书留传,这才是真正的追求。
郑凡一行,在一座驿站内休息,提前通知了驿站这边,清空了其他住客,唯有信使这类的,可以照常换马进食。
平西侯爷,是有这个排场的。
再需一日,就能到历天城了。
郑侯爷用过了晚食,斜靠在椅子上,身边放着茶。
孙瑛则坐着自己从家里带出来的轮椅,在郑凡身边伺候着。
郑凡这次出来,家里的军师,一个没带。
一是因为家里摊子大,缺不得人,瞎子和苟莫离,每天都得处理很多的事。
再者,
这次入京,横跳的空间,本就不大。
正如先前郑凡对剑圣所说的,他就是去跟着老田走的,老田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