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魔临 > 第三百九十三章 封侯

第三百九十三章 封侯(3 / 14)

会大声喊出口号,或者让师爷帮自己写一些报国诗文,随后,就扯各种有的没的理由去阻碍去拖延。

跪文官,是因为有刺面相公陈例在前,那是为了活命;

北伐,

而且是在姚师指挥下北伐,那和送死有什么区别?

好在,乾国朝廷也不傻。

乾国官家让姚子詹去三边,是为了让其调和三边关系的,并非指望着文圣摇身一变成武圣。

但问题是,

钟文道死了,

谁来接替?

因为钟文道在临死前的一两年里,不断地向上递送折子,言仓促北伐之弊,更是毫不留情地说出乾军看似数目庞大,在四年前燕人南下后,确实也算是厉兵秣马了一番,但无非是从稚童长到了少年,距离真正的虎狼之师还有很大的差距。

无他,以前的欠账,实在是太多了。

所以,兴许是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了,所以钟文道也放开了拘束,直言地告诉官家和当朝诸公,大乾军队现在北伐,只会重蹈百年前的覆辙。

而钟文勉,作为名义上钟家的第二号人物。

他的光芒,无疑是被他哥哥给掩盖了;

换句话来说,其政治主张,也被其哥哥所代替了。

哪怕钟文勉几次上书,意思是可战,能战,我三边兵马,我西军,愿意舍命报国,一雪前耻,喊了很多遍口号。

但在官家和几位相公们眼里,

这钟家兄弟俩这是在一唱一和玩儿政治太极呢。

主意是钟文道,说不适合北伐;

然后钟文勉再上,表示军心可用,军心还是向着朝廷向着官家的。

这种政治态度的调和,可以算是政坛老手段了。

钟文勉甚至自己都不清楚,他一次次递送上去的折子,全都成了中和其哥哥观点的调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