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的一面,她们已经到了可以许配人的年纪了,但按照四娘的意思,反正府邸里也需要人伺候,就留着她们吧,至少是知根知底的。
等再长大一些,再许配给军中的将领或者手下人,也算是一个不错的归宿。
郑伯爷曾笑着问四娘,这算不算是雪海关版的银甲卫?
四娘的回答是,甭管算不算,起到的效果,其实是一样的。
郑伯爷端起茶杯,下方诸位将领也一齐端起茶杯。
随即,
郑伯爷笑了,
大家也跟着一起笑了。
钦差来得很快,比预想中的预想,还要快得多。
这意味着这位钦差在遇到雪海关外围的哨骑后,并未减速,而是继续疾驰,虽然没有回来报信的传信兵快,但这种紧赶的姿态,却已然是显露得很清晰了。
寻常钦差,总得要注意个体面,快到地方时,先停下来,讲究点儿的,得洗个澡刷刷马,最不济,也得换一身干整的衣裳遮一遮风尘仆仆的味儿。
但这位,显然没有。
郑伯爷一挥手,
道:
“走着,陪本伯接旨去。”
众将起身,跟在郑凡身后出了厅堂。
而此时,宣旨钦差则刚刚走入平野伯府的大门。
一般来说,宣旨队伍应该是一名宣旨太监搭配一个六部下的一个官员。
宣旨太监的品级不定,因为宫中太监,除了魏忠河那几个,其余的,经常是今朝你得宠来日他失势,但所配备的六部官员,先看履历再看风貌,大概就能看出被宣旨人在天子和朝堂诸公眼里的价值。
手持圣旨的,是一位年轻宦官,生得白净,年纪可能也就二十出头的样子,在这个年纪,能得到这个差事,想来在宫中混得不错。
年轻宦官身后的,则是一个年轻官员,仪表堂堂,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