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自己以后就算年事高了,也能得一个“荣养”的资格了。
宦官们以伺候主子以主子对自己的信任作为进身之阶,但实则,他们这些无根之人比谁都更清楚,真正能让自己立起来的根本,是自己的本事和资历!
说也奇怪,
黄公公自己都没察觉到,明明出了这么大的事儿,大燕,打了败仗,战死一位军功赫赫的伯爷,战没了一支百战精锐;
可他心里,却没多少慌乱的感觉,但他其实晓得,这场战败对晋西对晋地乃至对整个大燕,意味着什么。
或许,
是因为有底吧。
正如当年第一次望江之战的战败后,燕人磨刀霍霍,马上准备起第二轮大战;
因为他们清楚,他们还有一位靖南王可以出山。
现如今,
靖南王远走西方,未再传回只言片语,但大燕还有一位新军神,依旧在晋地。
大燕的底气,燕人的底气,还在那里!
黄公公舔了舔干裂的嘴唇,
皮鞭狠狠地抽在自己胯下貔兽屁股上,
大喊一声:
“嘚儿驾!”
…
八百里加急,给的是燕京和奉新,而那些近一点的位置,也能够有资格快速获悉这场战败消息的人物,心里,其实也都紧了起来。
圣旨,还没到,也不可能马上降临,但他们已经在按照自己的本能,开始提前进行自我的运转。
这些年,大燕南征北战,可以说,这一批的官员,基本都沾过兵事,哪怕没阵前冲杀,但也是参与过后勤的。
大争之年,想脱颖而出,想上位,就得靠自己的本事去争。
而燕国的整个架构体系,在应对战事时,早就驾轻就熟;
以颖都太守许文祖为例,在得知晋西战事消息后,他马上就下令粮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