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帅。既然在武将之中一时选不到合适的人,何不在众位阿哥中选一位,坐镇中军,代天行事,既可以有调动全国兵力之权,又能显示皇子代君父出征的威严。想那阿拉布坦,不过是个胸无大志的跳梁小丑,论兵力、财力,论粮草、供应,都与我天朝无法相比。臣以为不必立刻和他交手,只要我大兵压境,盛陈军威,相持一段,阿拉布坦将不战而自退。”
四阿哥胤祯早就在心里盘算这件事了。按说,十三弟自幼苦练武艺,熟读兵法,他来接这差事最为合适。可是,老十三还在圈禁之中,胤祯摸不透父皇的心思,不敢贸然举荐。如果不用十三弟,那么,现成的就有一位老十四在这儿放着。他管着兵部,又有和老十三差不多的长处,让他带兵出征,顺理成章。但老十四一旦兵权在握,可不是个好对付的人哪!想到这儿,老四下了决心,他抢前一步跪下奏道:
“皇阿玛,儿臣胤祯请旨,愿代父皇出征。儿臣虽不知兵,但方先生刚才所说的办法,儿臣能做到。请皇阿玛放心,有儿臣坐镇西疆,定让父皇安枕高卧。”
康熙没有即刻回答,沉思了好大一会儿才说:“老四,起来吧。你有这份忠心,朕感到欣慰。唉,你小的时候,喜怒无常,在阿哥们中并不出色。长大以后,读书养性,进益很快,刚毅之性没丢,却沉稳老练多了。你办事,朕还是放心的。可是,朕不能放你去带兵。这些年,你把户部、刑部、吏部的事,办得很有起色。熟悉民政,成了你的长处。朕怎能让你弃长就短,再去带兵呢?再说,你走了,谁能代替了你呢?”
胤祯听了这话,心中十分激动,皇上对我的评价是越来越高了。这样的考语,老人家对哪个阿哥说过呀!他连忙趁机回奏道:“阿玛如此夸奖,儿子不敢承受。不过,既然阿玛说儿臣那喜怒无常的毛病已经改了,儿臣斗胆,请皇阿玛免记这句考语吧。”
康熙又疼爱。又轻松地笑了:“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