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名分的作用,单单二周派来的几千军队,说实话真的无法在这次大战中起到什么帮助。
想了想,蒙仲问公仲侈道:“二周,可曾写了什么声讨秦国的檄文么?”
“我就知道你会问。”公仲侈笑了笑,从怀中取出一份檄文递给蒙仲。
蒙仲摊开后仔细瞧了两眼,并不是很满意。
怎么说呢,可能是二周都不想过分得罪秦国,以至于他们写下的讨秦檄文看上去软趴趴的,毫无气势可言。
于是乎,蒙仲索性就自己写了一篇,从秦国的伊始写到如今,其中参杂着对秦国的抨击,比如说,秦国的先祖秦非人起初只是给周王养马的马夫,因为得到了周王的赏赐才有幸被册封为附属国,可待周王室势微而秦国奋起之后,秦国非但不帮助周王室匡扶社稷,竟然妄图称帝、欲取代周王室,实乃天下人共恶的窃贼。
大体意思是这样,但其中还参杂于许多语气词以及对秦国的指责与羞辱。
当时蒙仲在写的时候,公仲侈就站在旁边看,看着看着,公仲侈额头就渗出了冷汗。
总的来说,这篇檄文辞藻华丽、冠冕堂皇,可仔细一瞧嘛,其实通篇都是辱骂秦国的,言辞之犀利,让公仲侈忍不住暗暗替秦人感到担忧——秦国的君臣看到这篇檄文,怕不是得当场气死?
咂咂嘴思忖了半晌,公仲侈含糊地称赞道:“写得……唔,很锐利,仿佛一并可杀人的利刃,不愧是圣人教导出来的弟子……”
听闻此言,蒙仲自己通篇看了一遍自己所写的檄文,旋即讪讪说道:“请公仲兄千万莫要外传,我不希望我的老师名誉受损……”
见蒙仲有些担心的样子,公仲侈哈哈大笑,抢过那篇檄文便仔细琢磨起来。
当晚,蒙仲宴请了两个周国的带兵上将,一个他不认得,而另一个他认得,正是当年伊阙之战时与他魏韩联军一同抗击秦军的东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