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还是选择了暴鸢,毕竟暴鸢口口声声以兄弟相称,蒙仲实在不好驳了这位老哥的面子。
次日,暴鸢带着蒙仲参观了新郑城外的军营。
据暴鸢所说,此次聚集于这座军营内的韩国军队,即是准备出征秦国的军队,暴鸢笑着让蒙仲点评一番。
蒙仲虽笑着推辞,但还是仔细地参观了这座军营,以及军营内的那约五万韩国士卒。
必须地说,单看韩国的军队,绝对不会有人认为这是一个小国——而事实上作为三晋之一的韩国,也从来都不是一个小国,且倒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历代韩国君主也都并非昏君。
或许有人会问,既然历代韩国君主皆并非昏君,为何作为三晋之一的韩国,如今实力却反而不如宋国呢?
原因很简单,韩国最致命的衰弱原因,就是因为他离秦国实在太近了,说难听点,韩国被秦国打地太惨了。
别看今时今日的秦国将魏国视为东进中原的最大阻碍,但在此之前,韩国才是秦国最近的绊脚石,只不过韩国被秦国打地太惨了,秦国这才将矛头转向了魏国。
可即便在国家衰弱至今的情况下,近几代韩王仍旧投入大笔金钱,大力改进冶造业,力求在兵器方面始终保持比秦国优良——不是因为历代韩王有多么多么英明,而是因为他们没有办法,毕竟一旦在军队兵器上落后,本来面对秦国军队就没有多少胜算的韩军,将丧失唯一的优势。
因此可以说,“天下强兵出于韩”的美誉,一方面固然是因为韩国自身,而另外一方面,则来自于秦国的步步紧逼。
而抛开韩国军队的兵器、甲胄不谈,蒙仲对于韩国士卒的素质,亦给予高度的评价。
与世人所误会的恰恰相反,韩国军队由于国家长年受到秦国的威胁,因此在士卒训练方面从来都不敢松懈,就蒙仲亲眼所见,韩国军队的素质,绝对不亚于赵、魏、宋三国的